第152章 番外(九)(1/3)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尉迟越盼星星盼月亮,终于盼来了大婚的日子。当日,他早早换上衮冕之服,等不及天色暗下来,便骑着高头大马,带着傧相随从鼓乐仪仗,浩浩荡荡地出了王府大门。
楚王娶妃是长安城里的大事,满城士庶争相观睹,虽有金吾卫开道,围观百姓还是时常将街巷挤得水泄不通,从楚王府到崇义坊区区几里路,生生走了半个多时辰。
围观者中不乏妙龄少女。这些少女中有一大半是来看赵王尉迟渊的——自打定了亲,楚王已是不中用了,赵王后来居上,一跃成为全长安小娘子最倾慕的小郎君。
比起高高在上的楚王,笑意盈盈的赵王更多了几分风流蕴藉,一双狐狸眼简直能把人的魂魄勾了去。
此刻,赵王正怡然自得地骑着白马,跟在兄长马后,频频朝道旁的人群送去微笑和秋波,引得不知多少小娘子羞红了脸,全然不顾车中的兄长心急如焚。
按说尉迟越已经熬了一年半,不差这一时半刻,然而越是好事在即,等待的时刻越是煎熬,迎亲的几里路竟有咫尺天涯之感。
迎亲的车马好不容易到了崇义坊东墙外,再转一个弯便能看见沈府的乌头门了。
尉迟越见胜利在望,心中略感欣慰,谁知就在这时,忽然有一大群人呼啦啦从巷口涌出来,载歌载舞、敲锣打鼓,将坊门堵了个严严实实。
尉迟越顿时如临大敌,本朝”障车下婿“之风甚盛,每逢嫁娶,便有好事者拦着迎亲的队伍,讨要酒食、财帛,杖打新婿,以百般刁难新婿为乐,连王公贵家都不能幸免,朝廷屡禁不绝,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
本来他大小是个亲王,不必遭此罪过,皆因张皇后发话:“三郎娶妃是大喜事,当与民同乐,拘礼太过反倒无趣。”言下之意就是随你们折腾。
张皇后一眼相中沈七娘,一心要她当儿媳,结果被楚王死皮赖脸求了去,自然意难平。
尉迟越心知肚明,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。
金吾卫是指望不上的,右将军是张家姻亲,早已经命侍卫们收起兵刃,袖手立在一旁,只等着看楚王的好戏。
充当傧相的尉迟渊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非但不帮兄长出主意,还说风凉话:“啧,阿兄你这下可惨了。”
好歹是正经亲王,没人敢杖打他,男女老幼只是手舞足蹈地将迎亲的队伍团团围住,高声喊着:“新婿下马!新婿下马!”有胆大的便来扯舆人手中的马缰。
这些人大多是附近的街坊邻里,驱赶不得,发作不得——新婿本来就是给人闹的。
尉迟越心中焦急,却也只能耐着性子,命随从将带来的美酒佳肴、点心菓子、绢帛彩钱分给众人。
满车的酒食彩帛分发殆尽,人群却没有散开的意思,有人嚷道:“新婿歌一曲!”
众人立即跟着架秧子起哄:“歌一曲!歌一曲!”
尉迟越雅擅音律,又有一副好嗓子,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展歌喉不啻于要了他的命。
尉迟渊落井下石:“今日家兄迎娶佳人,莫说一曲,便是高歌十曲也唱不尽心中喜意。”
众人见小赵王如此上道,越发亢奋:“十曲!十曲!”
尉迟越转头狠狠瞪了弟弟一眼,忽然心生一计,眯了眯眼,高坐在马上向众人团团一揖:“承蒙诸位抬爱,本不该拂了诸位的雅兴,只是小王确实不善音律,惭愧。”
他顿了顿,话头一转:“不如请舍弟代为献歌一曲,聊以助兴。”
众人倒也不介意是楚王唱还是赵王唱,兄弟阋墙更是喜闻乐见,便又起哄起赵王来。
尉迟渊本来好好地隔岸观火,没管好一张嘴,以至于引火烧身,只能认栽,唱了一曲《春江花月夜》。
少年郎的嗓音清亮婉转,雌雄莫辨,众人听得入了迷。
尉迟越趁着所有人的眼睛都在弟弟身上,瞅准了一个空隙,忽然策马突围,待众人回过神来,他已经单枪匹马地闯进了坊门。
众人不由懊恼地捶胸顿足,迎亲的队伍伺机一拥而入,在众人的哄闹声中进了坊门。
沈宜秋已经梳妆停当,听见外头的响动,知道是迎亲的车马到了,忍不住扑进母亲怀里:“阿娘,我不想走……”说着便抽泣起来。
沈夫人的眼眶也湿了,拍拍女儿的背:“那么大个人还撒娇,羞不羞呐。又不是见不着了,想阿耶阿娘时便回来看看。”
沈宜秋瓮声瓮气地“嗯”了一声,却还是搂着母亲不舍得撒手。
沈夫人握着女儿的双肩将她掰直,在女儿红红的鼻尖上刮了一下:“妆都哭花了,一会儿出去楚王都认不出来了。”
沈宜秋道:“认不出才好,让他打道回府,我一辈子陪着阿耶阿娘。”
话是这么说,却忍不住朝妆镜瞥了一眼。
沈夫人看在眼里,笑着拿起粉盒和胭脂,替女儿匀妆。
还未将妆补好,院外便吵嚷起来,迎亲众人齐声高呼:“新妇子,催出来!新妇子,催出来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