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八章 玄奘归来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皮套中抽出来,油灯的灯光下刀锋有着凌冽的锋芒。

    随后他拿着匕首快步走出了这间屋子。

    翌日,天亮的时候,裴行俭正在与几个将军布置着沙州的城防与练兵事宜。

    见白方又回来了,裴行俭道:“杀了?”

    他板着脸没有回话。

    裴行俭又问道:“玄奘的人头呢?”

    白方蹲在地上将匕首递还。

    裴行俭收起了自己的匕首。

    白方才开口道:“他走远了,我没追上。”

    裴行俭又问,“你到底是追上了没下手杀了他,还是你本就不愿意杀他?”

    白方深吸一口气,闭着眼道:“我去看书了,我要看很多很多书。”

    随后几天,白方将他自己关在了西州的崇文馆内,每天都在看书。

    裴行俭事后让人去问询了一番,玄奘已到了河西走廊,人确实还活着。

    白方星夜追了玄奘一路,也不知道玄奘与他说了什么,后来……两人就告别了。

    白方的名字是玄奘给他的。

    即便是白方这人十分厌恶玄奘,可现在的玄奘离开,对他来说,他就像是一个被丢弃在西域的孩子。

    玄奘回关中时,是这般地决绝。

    在西域还有玄奘的故事,但玄奘的人生本就不属于西域。

    裴行俭写完了手中的军报,让门外的人送去朝中。

    而后他走出官衙外,慵懒地坐在门口的躺椅上,一个斗笠盖在脸上,十分舒服地躺着,惬意时还哼着歌谣,抖着腿。

    如今的西州城很繁华,人们都快忘记了这里以前是高昌城,这里越是繁华,越说明如今的关中越富裕。

    玄奘坐在驴车上,他带着一车的经书来到了河西走廊的武威郡。

    这是一座十分庞大的郡城,在这里的商客络绎不绝,有突厥人,还有蓝眼睛的龟兹人,甚至有波斯人。

    玄奘牵着驴车,一路走在城中,他身无分文,只能找一个屋檐暂且休息。

    这一路……他就是这么走到天竺的,现在他回长安的路会是畅通无阻。

    强大的大唐打下了大片的疆域,当他到了松州之后,便能感受到现在的唐人有多么强大,现在的唐人有多么地自信。

    玄奘在河西走廊听说了那位天可汗东征的故事,也听说了现在这位天可汗在当年肃清河北的事。

    玄奘还听闻了一件事,如今的天可汗向突厥,漠北,回鹘下令让他们捉拿阿史那车鼻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草原上的风雪夜,阿史那车鼻的部落受到漠北与突厥,回鹘三方势力的围攻。

    草原上的人听从了那位天可汗的号令,讨伐阿史那车鼻。

    而在雪夜里,阿史那车鼻死在了阿尔泰山下,被人们分了尸骨,献给了如今的天可汗。

    天可汗给诸多部落赏赐了茶叶,棉布与钱,因此他们爱戴现在的天可汗。

    玄奘听到的故事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在武威郡休息了两天之后,玄奘离开了河西走廊,他再一次启程要前往长安。

    一路上他见到了成群的商客,他在陇右见到了一车车的蜂窝煤,以及各地的人买到蜂窝煤的喜悦。

    有个善良的人,将一块煤给了玄奘,他道:“你可以用这个取暖。”

    玄奘虔诚地谢过。

    而后玄奘在陈仓县见到了工坊,还有一间间的学舍,玄奘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孩子在读书。

    玄奘结交了一位陈仓的县令,这位县令叫李敬玄。

    李敬玄陪着玄奘说话,道:“我是长安京兆府尹的学生,但我更想做陛下的学生。”

    李敬玄穿着官服,与路过的乡民笑着打招呼,在田地里劳作的乡民也笑着回应。

    他解释道:“我也是今年陛下登基之后,才来这里任职县令的,当初一直跟在老师身边。”

    玄奘问道:“什么是支教?”

    李敬玄停下脚步,望着远处正在念书的一群孩子,道:“你知道朝中为了支教,每年要花多少银钱吗?”

    玄奘摇头。

    李敬玄解释道:“好多年了……如今,崇文馆安排在中原各地的支教夫子有三千余人,朝中每年要因此花用大量的钱,能够读书识字的孩子越来越多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朝中不是没有人说过,一户人家出一人徭役,让一个孩子能够享受支教,但这件事被当今陛下给否决了,还好是否决了,否则这天下又有多少人家会分离。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河北吗?”

    玄奘点头。

    李敬玄又问道:“你知道现在的河北是什么样吗?”

    玄奘又摇头。

    “现在的河北有很多煤窑,只要去煤窑劳作的人就能够得到工钱,他们以煤窑为中心在周围安家,从此有了劳作,有劳作就有银钱,他们不仅耕种,还能在煤窑劳作获得工钱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的孩子可以在煤窑附近的书舍读书,而父母通过劳作能够安居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