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下扬州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直到湖面的两岸。

    到了夜里,李承乾见到了停在湖面的小船,那些小船点着一盏盏灯,在漆黑且宁静的夜里很明亮。

    低头看向河面,还能看到水面上有星空的倒影。

    这里虽说不是在寒山寺外,也算是见到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
    要是有姑苏城外的寒山寺,应该也能听到夜半的钟声。

    入秋的季节,总是会有些诗意。

    平静地过了三天,又一次下大雪的时候,皇帝的大船到了扬州。

    皇帝一家没有进扬州城,而是在外面走动着。

    扬州的人们甚至还担心皇帝会像当年的杨广一样,不过好在这一次护送皇帝的大军都自带干粮,没向扬州城里要粮食。

    在扬州有一个湖,这个湖与运河相连,这个湖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瘦西湖。

    瘦西湖就像是一条细长的水带,到了春季两岸的杨柳依依很漂亮。

    李承乾在湖边寻了一处宅院,暂且住了下来。

    冬季的瘦西湖边,风比往常更多了一些,住在湖边也有不好的地方,到了夜里风很大。

    翌日,湖边下了大雪,李承乾坐在河岸的凉亭内,喝着茶水,欣赏着雪景。

    苏婉与宁儿,小福三人找了几个扬州的妇人,学着做一些扬州的菜肴。

    她们三人近来很热衷做菜,每到一个地方,就想学着煮出地方的口味。

    李承乾坐在宅院外,看着漫天的飞雪落在湖岸边的枯枝上,四周静得出奇,甚至一时间希望这场大雪能够持续得更久一些。

    因皇帝在这里,瘦西湖的这边都被围了起来,没有别人出入。

    李道彦急匆匆而来,递上一份奏章,“陛下,长安送来的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看了眼奏章就放在了一旁,上官仪写的都是朝中的近况,简而言之说的都是一些寻常事,朝政稳定,一切都很顺利。

    太子掌权处置国事虽说还很生疏,不过往后早晚会熟练的。

    李道彦又道:“陛下,李义府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茶杯,离开了这处凉亭。

    李义府就在瘦西湖的入口处等待着陛下的召见,没想到陛下亲自来见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走上前道:“这两年你多有奔波,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李义府行礼道:“臣这三年一直在查问盐商之事,在扬州与两淮盐商有不少,臣整理好了名册。”

    这两年李义府查问扬州各地,盐贩子上上下下,分了好几拨,从上游到下游都有。

    名册很厚一眼,见陛下片刻间也看不完,李义府又道:“两淮的盐会便宜些,但送往洛阳或者辽东都会是另外一个价格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翻看着名册,不住点头。

    李义府迟疑道:“可盐有不同,市税也不同,大大小小的盐贩子更是难以寻找,他们遍布各地,还有的白天是行脚的商户,到了夜里就成了盐贩。”

    这些名册都可以归结为三个问题,卖盐的人,买盐的地方,与卖盐的价格。

    李承乾看着名册来回走着,道:“你能见到这些人吗?”

    “臣可以见到几个大商,那些小商贩恐怕不好找。”

    “你与他们谈谈,朕可以让他们继续卖盐,并且可以给予他们市场以及入市的许可,但他们需要上缴往年没有上缴的赋税,按照每年所得利润,朕要他们八成的利润当作赋税补上给朝中,每年的八成,从武德元年开始算,补缴之后他们可以继续卖盐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询问道:“办不成这件事吗?还是你觉得朕要得太多了?”

    李义府迟疑道:“他们与地头相识,势力盘根错节,臣不能把握,这些人会……”

    李承乾道:“朕给你三千兵马。”

    李义府一咬牙道:“臣请长安城派一个人来协助。”

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“刘弘业。”

    “好,人到了你就开始动身。”

    李义府行礼道:“臣领命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依旧看着雪景,道:“你不用有后顾之忧,你没办成这件事之前,朕也不会走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扬州调令送去了关中,刘弘业在乾庆二十五年的年初到了扬州城,前后用了两月。

    乾庆二十五年,春季,当扬州的春天到了,李承乾依旧住在扬州瘦西湖边的宅院内。

    瘦西湖的南侧已成了一片禁地,这里被皇帝的禁军团团围着。

    因在南侧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宅院,也不知道这座宅院是谁家的,但肯定是扬州的大户人家,才有如此好的院子。

    皇帝也不在乎这处宅院是谁的,而住在这里之后,大有一种不肯走的架势。

    这位皇帝成天不是在钓鱼,就是在看书,多数时候都坐在湖边,皇后与两位妃子时常请扬州的妇人去湖边坐一坐,多数时候都在做菜。

    皇帝像是来养生的,谁也不知道皇帝什么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