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0章 星悬山海上(1/2)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因曾真正去过无限海,故而能以【幻亦真】的手段,将无限仙力接引。 如今这片洪荒大陆,跟曾经的仙界相比,或许只差在了【势】之上。 仙者,之所以能够居高临下、俯瞰芸芸众生,是因为昔日的连山圣君登临上方山,为世间终生从无到有开辟了这么一条登临之路。整个仙界,更是直接于无边无际的上方山中建造。 但上方山,究竟在哪里,是何模样。世上却鲜有仙能知晓。 此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李凡这位“半仙”,亦是如此。 虽在山中,却不见其真颜。虽能借其势,却无法知其所以然。 “无限海已经是那般的惊心动魄,上方山之壮丽,定然不会在无限海之下。” 李凡每每徜徉于无限海中时,都忍不住的如此想道。只能借助自己每登临一步后所产生的【势】的不同,去反推上方山的存在。 纵使没有特意去谋求上方之高,只是因为无限之力的尽情灌注,洪荒仙界的势也在日积月累中发生了变化。这或许就是山海本同源的最好佐证。 此刻,李不仁盘坐于洪荒仙界天幕的最顶点,五位天帝殿宇之上的一座道宫之内。 将大陆上任何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,然而绝大部分的注意力,却是集中在手中一本泛黄的古卷之上。 书卷似有些年头了,并且已经残破不全,被人撕去了许多页。但并不妨碍李不仁一遍又一遍的将其阅读。 这卷读本,正是李凡之前苦苦搜求的、柳如尘曾经读过的山海寓言。 这读本在药王宗御使药王真鼎离开玄黄界后,便被仙道十宗之一的太上宗所收缴,纳入宗门宝库之内。 而后太上宗分裂,一部分人趁机遁走,同时将宗门宝库中无数至宝,顺带着这本寓言,给带了出来。 彼时的高墙之外,朔星海中,诸多势力汇聚、混乱不堪。高墙内遗民,应为同来自至暗星海,故而本能的联合。最终得以幸存下来,并衍化成为了如今朔星海中的【剑域】、【千渡道场】、【渊始地】三个势力。 昔日太上宗,就在【千渡道场】之内。 李凡如今算是朔星海说一不二的存在,想要在这些凡人界域内找个东西,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。 无需自己出手,只要吩咐善化,就将此事办得妥当。 这卷山海寓言,虽仍不是完整版,却更加详细的描绘了山海之间的相处。以及山与海对世间先后出现的种种生灵的不同态度。 让初识山海的李凡颇受启发。 不过其中最引起李凡深思的,则是山与海关于未来的探讨。 有物生于山海间,一日生,又一日陨。 生于海中,陨于山上。 海不见其陨,而山见。故山悲不自胜,嚎啕而哭。 落石滚滚,自山而下,将海惊动。 “山啊,你为何会突然如此悲伤呢?” “海啊,那是因为我看到了我们今后的命运。” “渺小之物,岂能跟我们相提并论呢?” “如今山海确大。消亡之日却小。不是因为小而消亡,而是消亡而小啊!” 山海震动,惊惧莫名 …… 自惊惧后,经年方歇,山海如初。 又一日,山海共戏。 山忽弃海而去。 海不解,追逐。山不愿,远离。 海呼嚎而吼:“山啊,你现在又发什么脾气呢?” 山沉闷而答:“海啊,你从没有抬头看看嘛!” 海抬头目视,陡间一星,高悬于山海之上。如神之目,注视山海。 海遂弃逐。 …… 星悬山海,一日,不见。 山海重聚,惴惴不安。 “山啊,你说祂去了哪里呢?” 山却不答,紧盯看海。 数息之后,海骇异而逃。 山海终不复见。 …… “山、海。” “星。” 李不仁缓缓将合上读本的最后一页,神情莫名。 这本寓言,绝大多数的篇幅都在描写山与海的交流。 而所谓【星】的出现,就只出现在了最后两则小故事中。 但却犹如在寂静之时耳边猛敲洪钟,惊得阅读之人骇然欲绝。 上方山,跟无限海。一个代表无限,一个代表高势。超脱于尘世的存在,难以想象的浩渺伟大。 然而,据这本寓言所描述,在山海之上,竟还有【星】的存在。 甚至能让山海本身都感到恐惧,终不复见。 “若这本寓言,不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的话。那么就有意思了。” “星,最后,消于山海。” 李不仁不由想起了,自己第一次进入无限海时的情景。 “莫非,无限海底的异动,就是源自【星】?” “而【还真】又跟【星】,究竟有什么关系?” “孙缥缈就究竟是何许人也,竟会知道这等隐秘?” 李凡也曾将这则寓言读本,出示给承道观看。但这位诞生自山海边的灵石,对寓言中所描绘种种,都没有任何的印象。 甚至有些不以为然。 在承道看来,这纯粹就是世人关于山海的胡乱揣测罢了。只是大致瞥了几眼,就将其交还给李凡。 “知晓山海真正隐秘,这位孙缥缈,绝不是那么简单。”李凡的认知却跟承道截然相反。 能够传下【炼道药王经】这等妙法的存在,绝不会无聊到撰写不着边际的荒诞故事。 尤其是【山】与【海】的代指,太过特殊。对任何真仙来说,都没有指向其他存在的可能。 “或许,关键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