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番外二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候国书,例行维系邦交。
  那封由魏国帝后共同签署的问候国书里,破天荒出现了一句对“锦萍公主李凤鸣”的关切。
  萧明彻在摄政王之位上历练了数年,对各国朝局的敏感程度已今非昔比。
  他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,此次国书上那句对李凤鸣的关切,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透露出魏国帝后微妙纠结的心思。
  是试探,也是后悔。
  很显然,二皇子李运烂泥扶不上墙,竟想用挑起国战的方式夺权。虽有魏帝力保,但民望很难再对李运归心。
  而现今储君李遥只是各方博弈后赶鸭子上架的结果,她想要真正独当一面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  可惜魏国内部许多问题日渐尖锐,留给李遥成长的时间已经不多。
  这几年天下局势风云变幻,各国实力此消彼长。
  夏国在女帝姬平君的统治下愈发强盛,齐国在新政后也迅速向好,就连在国战中险些被齐国打废的宋国都展开了惊天变革。
  魏国帝后两党相争多年,再是尽量将争斗控制在朝堂范围,政坛的种种内耗与撕裂对民生发展也是无益。
  夹在或鼎盛或阵痛新生的几个邻国中,很难说内患重重的魏国将来会如何。
  所以魏国那两位,后悔当初因为各自私心意气舍弃李凤鸣了。
  萧明彻寝食难安了三天,才小心藏好所有焦躁与不安,佯装平静地将魏国现状与国书内容告知李凤鸣。
  彼时李凤鸣正在他怀中昏昏欲睡,听完后只是诧异嘀咕:“原来你这几日怪里怪气,就是因为这个。”
  萧明彻将她紧紧圈在怀中,在她耳畔轻道:“若你此时回到魏国,或许……”
  李凤鸣打着呵欠笑了:“若我此时回去重登储位,就可以选一个驸马两个侧郎。待到他年登基,除中宫帝君之外,还能册封三宫六院九郎……”
  萧明彻听得既酸且恼,以唇堵住了她的声音。
  良久,李凤鸣回抱住他,笑音慵懒。
  “放心,那两位或许后悔,或许动了点心思,却不会真的做什么。而且,就算他们真想请我回去,我也不会走回头路。”
  *****
  当初魏帝魏后舍弃李凤鸣的心思各不相同。
  但储君李迎的棺椁早在举国致哀中被送入陵寝,哪怕他俩现今悔青肠子,也只能各人造业各人担。
  是他们放弃李凤鸣在先,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回头。从服下那颗假死药时,李凤鸣就只是李凤鸣。
  她自出生起就是储君,背负着过于沉重的期许,没人问过她愿不愿、要不要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  经史子集、律法礼乐、帝王心术、各国时政……
  太多不天真、不活泼的东西,占据了她十七岁之前的大部分时光。
  她从不叫苦叫累,更不曾嫌烦嫌闷。
  并非乐在其中,只是在其位就得谋其事,再不喜欢那样的生活,到底是储君应尽的本分。
  可她骨子里根本没有太强烈的权力欲。
  人生前十七年的所思所行,不过是因一生下来就被推到那个位置上,她又不想让父母和臣民失望而已。
  和亲来齐这几年,她从不遗憾自己与至尊大位失之交臂,只觉得解脱。
  身份的改变虽使她失去许多,但她也终于得到了曾以为终生不可求的轻松自如。
  将来魏国会成什么样,与李凤鸣已无关系。那是魏国帝后及满朝文武,还有现任储君李遥的责任。
  诚然,不同的君主或许会带领国家走向不同的路,但每条路之间未必有高下之分。
  对寻常百姓而言,只要今天过得比昨天好,至尊之位上坐着谁,根本不重要。
  治国有多难,李凤鸣很清楚,所以从不敢托大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做到最好,更不觉得魏国非她不可。
  她生下来就是储君,若没出那桩事,待到魏帝百年之后,继位登基是水到渠成,半点波折都不会有。
  而她的妹妹李遥,则需经过无数争斗与历练。
  两相对比,谁敢说将来李遥接掌国祚,就一定不如长姐?
  关于治国理政,李凤鸣是学过许多,却来不及实践,没机会去印证自己是不是个好皇帝。
  但她相信,她一定是最好的李凤鸣。
  当初的所学所识、所经所历融入了骨血,使她能进退自如、疏阔纵意、行止由心。
  无论遭遇什么,她的内心都不曾真正被击溃过。
  居高知俯首,跌重能扎根。于绝境里向阳,在浴火中新生。
  因缘际会下,她最终成了年少很渴望,却以为此生没机会成为的模样。
  人生最难得就是活成年少梦想中的自己。
  她做到了。
  没辜负那十七年里得到过的一切,对得起那十七年的努力。
  这已经足够。
  “你当真不遗憾?”萧明彻问。
  “不遗憾。我从小就学怎么做储君,也大略知道一个好的皇帝该是什么样,所以就更明白那至尊之位不好坐。”
  沉默片刻,她将脸埋在萧明彻肩窝,闷声低笑。
  “好吧,也有一点点遗憾的。至少,不能坐拥三宫六院、广纳各式美男,余生只能独宠你一个,这点我是越想越觉得亏……诶诶诶?!”
  这夜,萧明彻真真发了狠,将她折腾得个花样百出。
  汹涌狂潮渐渐平息,萧明彻拥住她,下颚抵在她的发顶,餍足懒笑,不怀好意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