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番外二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(一)
  年底, 朝廷各部闭府封印后,李凤鸣陪着萧明彻微服去了趟太后陵。
  钱昭仪被打发去太后陵思过的最初,皇后和淑贵妃双管齐下, 没让半点关于她的风声再传进齐帝耳中。
  之后齐国朝局持续有变,大事频发,齐帝无暇旁顾, 早将她忘到脑后。
  随着恒王出事,淑贵妃自身难保;太子薨逝,皇后悲痛;萧宝珍登储位,摄政王萧明彻崛起,齐国新政开始……
  在接二连三的大事之下, 再无人想起被禁足在太后陵的钱昭仪。她形同被打入冷宫,任人磋磨, 可谓虽生犹死。
  去时钱昭仪正趴在地上,对着污浊积水照影自怜。
  那形容枯槁、狼狈落魄、举止疯癫,哪还有从前的雍容艳光?
  墓园的掌事姑姑站在萧明彻和李凤鸣身后,赔笑低语:“她娇贵惯了, 送来的头一年很不服管束。年初更是无端端疯了,私自跑到山上去, 不知胡乱吃了什么,回来后高热两日, 之后便成了这样。”
  李凤鸣瞥了掌事姑姑一眼,掌事姑姑局促回笑。
  哪有人“无端端”就疯了的?后宫这点事,左不过是跟红顶白罢了。
  其间门道懂的人自懂, 大家心照不宣。
  当萧明彻如日中天, 根本不需谁发话,曾虐待过他的钱昭仪就不会有好日子过。
  趴在地上的钱昭仪仿佛有所觉, 缓缓抬头,呆滞迷茫地望了过来。
  萧明彻不言不动,目光却没回避。
  良久,钱昭仪好像终于明白他是谁,神情大骇,瑟缩着抱头哀嚎,半滚半爬地后退。
  最后居然远远磕头,口中咿咿呀呀,似在讨饶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  萧明彻冷眼看着她这般,心中并无开怀畅意,却也没有丝毫悲悯。
  他想起幼时的很多事,宽袖遮蔽下与李凤鸣交握的手紧了紧。
  小时候,他总是猜不透钱昭仪会在何时猛地撕下妍丽笑脸,带给他无穷无尽的痛、憎、怖、惧。
  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,更不知该怎么做才是对的。
  那时他羸弱又瘦小,无论怎么跑,她和她的爪牙们都会在身后如影随形。
  哪怕后来长大了,他也尽量不去回想那些事,幼年时烙在心上的印记也依然悄无声息地长久存在着。
  即便后来他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,每每面对这个女人时,仍会不由自主地汗毛倒竖,四肢僵寒。
  直到那年在行宫,红衣烈烈的李凤鸣踏雪奔来握住他的手,他的三魂七魄才真正从漫长噩梦中挣脱。
  思及此,萧明彻扭头看向身边人。李凤鸣回视他,神色温宁。
  两人都没说话,却又像什么都说尽了。
  后头的掌事姑姑谨慎觑着夫妇二人,数次欲言又止。
  “陛下久病,储君年幼,母后又要料理后宫诸事,所以,今后这个人的消息不必再往宫里传。”
  萧明彻收回目光,平静对掌事姑姑做了吩咐。
  “若将来死了,上报宗正寺,按规制入妃陵即可。”
  至于活着时,他不想再听到关于这个人的任何事。
  掌事姑姑心领神会:“谨遵殿下谕令。”
  回府路上,马车里的萧明彻始终低垂眼睫。
  沉默许久后,他才低声道:“据说,在我刚出生的头两三年,她也曾好生待过我。”
  所以让她在死后能体面入妃陵,算是回报她曾有过的那点慈柔心肠。
  李凤鸣懂得他的心思,并不多说什么,只以指腹轻轻挲摩他修长的指节:“都过去了。”
  “对,都过去了。”萧明彻抬眼,眸底盛满明亮晴光。
  *****
  自从齐帝彻底眼盲后,常年缠绵病榻,渐渐体弱多病,最终就哪里也不能去,什么也做不了。
  虽有最珍贵的药材替他吊着命,还有妃嫔们日夜在近旁轮流照料,但久病床前连孝子都无,何况妃嫔姬妾。
  齐帝不算个太糟糕的皇帝,但对他的大多数妃嫔来说,绝对是个糟糕的丈夫。
  他年轻时如何对待这些嫔妃姬妾,如今她们自也如何回报。
  皇后对妃嫔们的那些小动作一清二楚,却始终不闻不问。
  倒也不奇怪。
  她心中对齐帝的失望与怨怼之深,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妃嫔。
  至于萧明彻、福郡王萧明迅、泰郡王萧明礼、平成公主,包括小储君萧宝珍,这些皇子皇女都因小时没得过这父皇多少厚待,如今便全都淡淡的。
  所有诚心诚意的孝心都给了行宫里高寿的太皇太后,对还算不错的嫡母皇后也都敬重。
  大家每月按时向齐帝恭敬请安,尽到礼数不让世人说嘴,便任他在后宫里自生自灭。
  权力被架空,像坐牢般困于病榻寸步难行,在种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冷漠软刀子里长命百岁。
  这样的结果,是齐帝从前亲手种下的因。
  无论他是疯狂还是绝望,都只能受着。
  (二)
  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  早前度扬斐让心腹张璧潜回洛都,将“二皇子李运派刺客暗杀和亲公主,并命刺客故意卷入齐皇嗣内斗,意图挑起两国国战”的证据送交储君李遥。
  年稚历浅的李遥在后党倾力支持下,经过一年多的博弈,勉强迫使魏帝将李运降爵为郡王,并圈禁在府,以观后效。
  次年春末,魏国便派了支使团来到齐国雍京,递交问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